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原文标题:《GoPlus「Web3 鬼故事」第二期 Space 文字版 Recap》原文来源:GoPlus


这是我进入 Web3 经历最奇葩最傻 x 的事情,一句一句「弟弟,你这人一点都不真诚!姐怎么会骗你呢?」让我沦陷进这个精心打造的高知美女、智商财商爆表、体贴亲和的骗局中……


——Web3 钱包被盗用户 James


Rita 历险记


半个多月前 Rita 在 Web3 找工作,看到一个叫曹布朗 Doris 的「美女大佬」招聘助理推文,这个助理岗位没有工资,但可以学到很多交易知识,Rita 看到有很多真实 KOL 关注曹布朗,十分动心,抱着学习的心态主动和「美女大佬」私聊,了解到她在沃顿商学院读研究生时教授建议去了解比特币,她便和同学一起建立了早期的 BitcoinMarket 交易平台,但平台遭到了黑客攻击被盗 2 万多枚比特币,倒闭了。然后开始询问 Rita 进入 Web3 多久?主业是做什么?生活兴趣?没想到这位「美女大佬」惊人的和 Rita 同样爱好瑜伽普拉提……


慢慢的 Rita 被「美女大佬」的高颜值、高情商、高财商所折服,在了解工作内容自己可以胜任后,便报名了助理的职位。第二天「美女大佬」开始诱导 Rita 把交易所的资金换成 ETH,说他们机构分析今年 8 月 ETH 能涨到 8000 美金,然后一步一步建议 Rita 把资金提币到钱包,反复催促她操作,这让 Rita 起了疑心,以把资金转给朋友保管了为由拒绝提币,自此之后「美女大佬」再没有回复。


James 的受骗经历


James 和 Rita 一样,被推特上塑造的「美女大佬」身份蒙蔽了双眼,私聊应聘助理的职位。应聘成功后,「美女大佬」不断给 James 画饼:


「前两周给你一点资金先学习,2 周后给你 10 万 U,顺利赚钱 2 个月后给你 200 万 U 让你正式管理。」


「给你看我最小钱包有 16ETH,可以转给你先玩玩。」


「我上一个助理在我这学习完之后赚了 144 ETH 就去越南了,我自己也可以管,但是时间太忙了……」


真正让 James 放下戒心的不是利诱,而是」美女大佬「的「真心」,既和聊 James 聊王阳明、聊天葬,还跟 James 聊兴趣爱好,以及她在新加坡的生活,准备去哪里旅行和定居……一聊就是通宵。


James 完全信任后,「美女大佬」开始引导他将自己的资金提到钱包,甚至以教他发币为由让 James 截图钱包私钥发他,稍微有点犹豫质押,美女大佬便开始经典的 PUA 骗术:


「你这个人一点都不真诚,没有诚信,磨磨唧唧耽误大家时间」


「我这边还有好几个报名助理争着要来,就是看你……,姐真心想帮你」


「你这么不信姐吗,弟弟?!」


就这样 James 彻底沦陷,在」美女大佬「提出转入更多资金来推动区块出块,并提醒他再不转帐硬件钱包 PIN 码失效就会导致硬件钱包损坏等离谱理由时没有任何迟疑,转入了自己最后的 ETH 和 BNB,不到 1 分钟钱包资金全部清空了,从此」美女大佬「不再回复任何内容,继续在精心包装的推特上行骗。


精彩对话分享


Bytehunter 创始人 Martin:大家在链上交互的时候务必要学习一些区块链的基础的知识,区块加速出块只能在新的交易或还在打包的交易上提高 Gas 来加速,发起新的转账并不会加速旧的转账出块。更加离谱的事情是:PIN 码只是钱包支付验证密码,并不可能因为 PIN 失效而硬件钱包受损;并钱包的私钥相当于你的银行卡和密码,等于你的钱,一旦发送或泄露给其他人,他们就完全掌控了你这个私钥对应钱包的所有资金,十分危险,一定不要做!


GoPlus 中文社区:我们通过追踪链上数据多笔转账记录,看来被骗的不止有 James,还发现诈骗地址还向 Wallet Drainer 地址转过一笔资金。


GoPlus 方头仔:是的,这笔转给 Wallet Drainer 的资金很可能是购买诈骗工具包的服务费。现在 Web3 诈骗早已不是个人单打独斗,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成熟的的产业链,多种攻击方式和上中下游顺畅的 SOP 配合。上游诈骗者负责生产制作木马、钓鱼合约和针对推特、邮件、Telegram 等应用和规避不同安全规则的诈骗工具包并培训使用;中游是一帮购买诈骗工具包并实施诈骗,什么项目火,什么项目发空投,他们会马上使用诈骗工具包来制作钓鱼网站;下游就是做收量和渠道投放,比如去推特、Telegram 回复钓鱼网站,或对假项目假空投的广告推送。


诈骗攻击一般都讲究投入产出比,从这些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一对一针对性的骗局手法看攻击者受益巨大,对应的受害人十分脆弱。我们知道朝鲜有官方的攻击团队,全球还有 5~6 个头部 Wallet Drainer,他们一年收入诈骗工具包收入就有五六千万美金,这只是攻击成功的小部分分成,可想对应有多少攻击者,多少用户被骗,多么巨大的金额失损。这太可怕了,这是对我们 GoPlus 这类 Web3 安全项目提出的迫切需求,和更多的面向用户安全场景进行安全研究、预防、拦截和被盗追诉,全面的保护用户资产。


GoPlus 中文社区:对,Wallet Drainer 诈骗团伙成熟的产业流水线,精细化分工,让他们做到了可以一对一对针性的设计钓鱼诈骗方式,比如这个次「美女大佬」就使用了不同的账号,扮演萝莉、御姐、少妇,量化机构、MEME 项目方等身份,各种人群通吃。


Bytehunter 创始人 Martin:我们在帮助 James 的追踪被盗资产时发现诈骗者将这笔钱转进了中心化交易所,我们立即联系到了这家中心化交易所,想要把这笔钱冻住,但所有的中心化交易所都需要警方的立案证明才能把钱冻住。所以如果你的链上资产被盗,应该如何自救?


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防止二次被盗,立即转移所有剩余资产到安全的钱包;


第二步联系 GoPlus 等安全机构追溯被盗资金流向,并拉黑攻击者地址;


第三步立即报警,争取立案;


第四步整理被盗过程,全部证据链,比如链下证据:攻击者推特、聊天或视频记录,链上证据:被盗交易 Hash。


最后,联系交易所冻结和取回。


后续


这个盗窃小红书美女照片,伪装叫「曹布朗 Doris」的诈骗者在看到 Rita 揭露整个骗局的推文后,也发出推文进行反驳,并使用小号进行互动灌水,然后立刻发起了一个「Ekingdog」的 MEME 币空投和私募。



一场精心布局连环套诈骗,滚滚向前……


原文链接



            丧文化,后亚文化下的 Web 3.0 新部族

撰文:Mingzin

编辑:榆生

在《Azuki:日本动画与Web3.0后民族身份特征》一文中,我从 Azuki NFT 作为日本动画的一个延续的角度,阐述了 Web3.0 的去中心化理念与日本科幻动画里的虚拟世界相互呼应的原因,以及人们在全球视野中对理想化了的“后民族身份”的想象与向往。但是,在这个复杂的全球文化视野下,这种混融的风格元素与其多元化的模型所建构出来具有二次元精神的风格流派,并没有拥有相对主导的影响力。似乎,普罗大众在和一个更能代表人们当下的思想状态共鸣。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当下的时代精神 (zeitgeist),不同地方的人措辞或许不同,但是它们的价值内核具有普世性质。在 2021 年 6 月,中国大陆掀起来了一场巨大的社会运动——“躺平”。“躺平”是一场“消极性的”反抗运动,它反映了年轻人对国内环境下难以避免的 996 工作制度、内耗的内卷行为和劳动法失效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态度。纽约时报的记者 Cassady Rosenblum 指出,不仅在中国存在“躺平”这样的现象,在如美国一样的西方国家,工作的神圣性也早已被祛魅了。

由此可见,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对所谓“正能量”、艰苦奋斗精神和类似于美国梦的宏观叙事进行了反思,信仰的崩塌随之带来的必定是一系列物极必反的社会运动和行为。NFT PFP 项目 mfers 的模型构思和其自发性极强的社区则是对目前全球集体出现的“丧文化思潮”的呼应。本篇文章将从丧文化和后亚文化下的新部族,两个角度去探讨mfers在后现代语境下所引发的一股 Web3.0 社会文化风潮。

注:本人认为可以把后亚文化下的丧文化归纳为整个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条分支;丧文化的内核是抵制宏观叙事、呈现虚无主义、碎片化等等。这与后现代主义价值观本质是一样的。当然, 后现代主义的复杂性是值得我们去讨论的。由于本人的知识储备和文章篇幅有限,我们将主要分析 NFT PFP 项目,故而并不能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视角中给大家一个深刻研究,希望大家能够原谅。在合理地运用学术语言的前提下,为了照顾非学术的读者,本片文章内所使用的“后现代主义”等同于丧文化的含义

从风格及内容呈现的角度上对NFT PFP项目进行一个大致分类,BAYC (无聊猿俱乐部) 和 mfers 是在同一个赛道上相互竞争的对手,两者在创作上也产生了相似的价值取向。BAYC 首席设计师 Seneca 在与滚石记者 Samantha Hiossong 的采访中解释道,无聊猿的模型设计与她本人的审美息息相关,其构思是一只即便拥有世界上所有的金钱和时间依旧对生活感到厌倦的猿猴。mfers 的设计师 Sartoshi 在他发表的《what are mfers》文章里也表示,他与他所画的火柴人形象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那个抽着烟,慵懒地摊在椅子上操控键盘的火柴人,使他意识到这个形象原型就是在 web3.0 里的他本人。

两位艺术家都潜移默化地将自己在社会中的模样反映在了设计的角色上,而这些未经美化且具原生态的NFT角色打动了人们,并让人们对这种形象产生了共情。来自华南理工的苏宏元教授在《后亚文化视阈下网络“丧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反思表明》文章中阐明:“丧文化主要指 80 后、90 后群体在面对社会阶层固化、生活困境及工作压力等时无能为力,陷入消极、迷茫甚至绝望的情绪“漩涡”中,因而使用文字、图片、影像等符号形式对自身麻木、颓废生活方式进行戏谑和自嘲。”而这些 NFT 角色所带有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 NFT 市场上极其受欢迎的程度,反映了目前真实的社会状况,人们消极厌世和逃避现实的心态。

BAYC #4671

我们似乎在无聊猿#4671看了一个这样的表达,一个消极厌世且富可敌国的猿猴即使在参加本该热闹的派对时,也无法感受到一丝快乐。这个带着浓浓黑眼圈而又抑郁深邃的眼神表现了整个角色形象的心理纵深,就像苏宏远教授所说的一般,丧文化下的人们已经”自身麻木”。而那顶引人注目的派对帽与ta抑郁的表情产生了强烈对比,使得无聊猿#4671置身于一种更加荒诞的境地。Ta 如同进入了《禁闭》(哲学家萨特笔下的戏剧)里的地狱场景一般,进入了被众人凝视的派对之中。而 BAYC 联合创始人之一的 Gargamel 也指出了由无聊猿而引发的情绪中蕴含着一种存在主义的无聊感。

丧文化,后亚文化下的 Web 3.0 新部族

撰文:Mingzin编辑:榆生在《Azuki:日本动画与We...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