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政府所做的每件坏事,都只是因为他们控制了货币供应。

编译:深潮TechFlow

2024年纳什维尔比特币大会的最佳时刻:

总统候选人罗伯特·肯尼迪 (RFK Jr.) 计划发布一项行政命令,指示美国财政部每天购买 550 个比特币,直到储备持有 400 万BTC。

“这些行动的连锁影响将使 $BTC 的估值达到数百万亿美元。” —— @RobertKennedyJr

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认为比特币是腐败政客和监管机构操纵的系统的替代品。

“各位,我们正在取得胜利,但还没有完全胜利……所以我们要保持谦逊,切勿自满。”—— @Snowden

Michael Saylor 分享了他对 2045 年 $BTC 的宏观展望。

熊市 = 每枚代币 300 万美元

基本情况 = 每枚代币 1300 万美元

牛市 = 每枚代币 4900 万美元

—— @saylor

贝莱德数字资产主管表示,ETF 买家几乎全部是买入并持有的投资者。

“贝莱德现货 $BTC ETF 在 6 个月内仅有一天出现了资金流出”

RFK Jr. 宣布行政命令,指示美国国税局对其处理 $BTC 交易的方式进行彻底改革。

“比特币与美元之间的所有交易都是不可报告的交易。因此,无需纳税。” —— @RobertKennedyJr

Saylor 认为美国政府应该拥有世界上大多数比特币。

“国家的未来在网络空间,而比特币是网络曼哈顿。支持美元的方式就是购买曼哈顿。而且是在它价值达到数万亿美元之前购买它。” —— @saylor

总统候选人 @RobertKennedyJr 暗示特朗普将在演讲中宣布开始购买 100 万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资产的计划。

戴夫·史密斯 (Dave Smith) 就比特币潜力无限的原因发表了有力的言论。

“政府所做的每件坏事,都只是因为他们控制了货币供应。”—— @ComicDaveSmith

“美国将成为全球的加密货币之都,以及世界比特币超级大国。”—— @realDonaldTrump

乔·拜登(JOE·Biden)和卡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的反加密货币运动将结束。

针对您所在行业的武器化已经结束。—— @realDonaldTrump

第一天...我会解雇 Gary Gensler。

第一天...我会解雇 Gary Gensler!

—— @realDonaldTrump

特朗普总统承诺立即关闭“扼杀点行动 2.0”。

“你们的政府将不再坐视不管,任由比特币相关的工作和企业流失到其他国家。”

无论是谁为他准备的这些发言,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在我任职期间,绝不会推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

—— @realDonaldTrump

特朗普承诺支持稳定币的扩张。

“比特币并没有威胁到美元。当前美国政府的行为才是对美元的威胁。”

—— @realDonaldTrump

“永远不要卖掉你的比特币”

特朗普宣布政府将持有 100% 的比特币,并创建核心战略国家 $BTC 储备。

如果特朗普赢得大选,罗斯·乌布利希(Ross Ulbricht)将在联邦监狱服刑 11 年后重获自由。

这可能比特朗普的整个演讲都更乐观。

@SenLummis 提议立法,要求美国政府购买总比特币 ($BTC) 供应的 5%,并至少持有 20 年。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Saylor 的预测就会成真。


            丧文化,后亚文化下的 Web 3.0 新部族

撰文:Mingzin

编辑:榆生

在《Azuki:日本动画与Web3.0后民族身份特征》一文中,我从 Azuki NFT 作为日本动画的一个延续的角度,阐述了 Web3.0 的去中心化理念与日本科幻动画里的虚拟世界相互呼应的原因,以及人们在全球视野中对理想化了的“后民族身份”的想象与向往。但是,在这个复杂的全球文化视野下,这种混融的风格元素与其多元化的模型所建构出来具有二次元精神的风格流派,并没有拥有相对主导的影响力。似乎,普罗大众在和一个更能代表人们当下的思想状态共鸣。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当下的时代精神 (zeitgeist),不同地方的人措辞或许不同,但是它们的价值内核具有普世性质。在 2021 年 6 月,中国大陆掀起来了一场巨大的社会运动——“躺平”。“躺平”是一场“消极性的”反抗运动,它反映了年轻人对国内环境下难以避免的 996 工作制度、内耗的内卷行为和劳动法失效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态度。纽约时报的记者 Cassady Rosenblum 指出,不仅在中国存在“躺平”这样的现象,在如美国一样的西方国家,工作的神圣性也早已被祛魅了。

由此可见,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对所谓“正能量”、艰苦奋斗精神和类似于美国梦的宏观叙事进行了反思,信仰的崩塌随之带来的必定是一系列物极必反的社会运动和行为。NFT PFP 项目 mfers 的模型构思和其自发性极强的社区则是对目前全球集体出现的“丧文化思潮”的呼应。本篇文章将从丧文化和后亚文化下的新部族,两个角度去探讨mfers在后现代语境下所引发的一股 Web3.0 社会文化风潮。

注:本人认为可以把后亚文化下的丧文化归纳为整个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条分支;丧文化的内核是抵制宏观叙事、呈现虚无主义、碎片化等等。这与后现代主义价值观本质是一样的。当然, 后现代主义的复杂性是值得我们去讨论的。由于本人的知识储备和文章篇幅有限,我们将主要分析 NFT PFP 项目,故而并不能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视角中给大家一个深刻研究,希望大家能够原谅。在合理地运用学术语言的前提下,为了照顾非学术的读者,本片文章内所使用的“后现代主义”等同于丧文化的含义

从风格及内容呈现的角度上对NFT PFP项目进行一个大致分类,BAYC (无聊猿俱乐部) 和 mfers 是在同一个赛道上相互竞争的对手,两者在创作上也产生了相似的价值取向。BAYC 首席设计师 Seneca 在与滚石记者 Samantha Hiossong 的采访中解释道,无聊猿的模型设计与她本人的审美息息相关,其构思是一只即便拥有世界上所有的金钱和时间依旧对生活感到厌倦的猿猴。mfers 的设计师 Sartoshi 在他发表的《what are mfers》文章里也表示,他与他所画的火柴人形象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那个抽着烟,慵懒地摊在椅子上操控键盘的火柴人,使他意识到这个形象原型就是在 web3.0 里的他本人。

两位艺术家都潜移默化地将自己在社会中的模样反映在了设计的角色上,而这些未经美化且具原生态的NFT角色打动了人们,并让人们对这种形象产生了共情。来自华南理工的苏宏元教授在《后亚文化视阈下网络“丧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反思表明》文章中阐明:“丧文化主要指 80 后、90 后群体在面对社会阶层固化、生活困境及工作压力等时无能为力,陷入消极、迷茫甚至绝望的情绪“漩涡”中,因而使用文字、图片、影像等符号形式对自身麻木、颓废生活方式进行戏谑和自嘲。”而这些 NFT 角色所带有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 NFT 市场上极其受欢迎的程度,反映了目前真实的社会状况,人们消极厌世和逃避现实的心态。

BAYC #4671

我们似乎在无聊猿#4671看了一个这样的表达,一个消极厌世且富可敌国的猿猴即使在参加本该热闹的派对时,也无法感受到一丝快乐。这个带着浓浓黑眼圈而又抑郁深邃的眼神表现了整个角色形象的心理纵深,就像苏宏远教授所说的一般,丧文化下的人们已经”自身麻木”。而那顶引人注目的派对帽与ta抑郁的表情产生了强烈对比,使得无聊猿#4671置身于一种更加荒诞的境地。Ta 如同进入了《禁闭》(哲学家萨特笔下的戏剧)里的地狱场景一般,进入了被众人凝视的派对之中。而 BAYC 联合创始人之一的 Gargamel 也指出了由无聊猿而引发的情绪中蕴含着一种存在主义的无聊感。

丧文化,后亚文化下的 Web 3.0 新部族

撰文:Mingzin编辑:榆生在《Azuki:日本动画与We...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