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作者:Karen,Foresight News

pump.fun 平台上的真实数据如何?代币的「毕业率」是多少?有多少代币能达到百万、千万美元市值?用户的真实盈利情况又如何?本文将带你一一揭晓。

关于 pump.fun 平台,简而言之,在 pump.fun 上可以公平启动 Meme 代币,无预售、无团队分配。在代币的初始启动阶段,这些代币沿着平台内的联合曲线进行交易。一旦代币超过 6.9 万美元市值这一关键阈值,1.2 万美元的流动性会存入 Raydium 并销毁。

至于费用方面,pump.fun 平台在 Meme 代币发行期间,会对交易用户收取 1% 的兑换费用,这一费用将持续至代币市值达到 6.9 万美元的阈值。对于代币的创建者而言,在平台政策调整之前(即 8 月上旬之前),他们需要支付约 0.02 SOL 的创建费用,并在满足 6.9 万美元市值后,支付 2 SOL 的迁移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自 8 月上旬起,pump.fun 引入了新的规则,推出了免费代币创建功能,并为成功完成联合曲线的代币创建者提供经济激励。新规则下,代币的创建成本从创建者转向了代币的首位购买者,而成功完成联合曲线的创建者则会获得 0.5 SOL(约等于 80 美元)的奖励,即,迁移费用调整至 1.5 SOL。

通过 pump.fun 累计部署 180 万个代币,但「毕业率」仅为 1.4%

根据 Hashed 提供的 Dune 仪表板数据,pump.fun 平台上已部署的代币数量接近 180 万个。尽管当前市场波动剧烈,Meme 代币的热度显著下降,但 pump.fun 平台上的代币部署活动并未因此减少,反而持续进行。

数据揭示pump.fun PvP真相:Meme代币1.4%的毕业率,仅3% 用户盈利超1000美元

进一步来看,@evelyn233 制作的 Dune 仪表板显示,最近一个月,pump.fun 上每日平均部署两万多个代币。然而,在这庞大的数量中,能够成功在 Raydium 上启动(即市值超过 6.9 万美元,达到「毕业」标准)的代币仅占极少部分,大约在 100 到 200 个之间。这意味着,近期 pump.fun 的代币毕业率处于 1% 至 2% 的较低水平,而整个平台上迄今为止成功「毕业」的代币比例更是低至 1.4%。此外,许多成功「毕业」的代币在后续市场表现中也并不理想,市值接近归零。

1.4% 的毕业率究竟意味着什么?以高考 985 率类比来看,2023 年山西、河北、湖南、广东等地的高考 985 率都在 2% 左右。由此可见,pump.fun 平台上的代币要想成功「毕业」,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此外,在 pump.fun 部署代币最多的开发者创建高达 3357 个代币,但仅有 16 个代币成功「毕业」,共有 10 个开发者地址创建了超过 1000 个代币,其中创建代币总数第五名的地址共创建了 1915 个代币,但无一「毕业」。

数据揭示pump.fun PvP真相:Meme代币1.4%的毕业率,仅3% 用户盈利超1000美元

千万美元市值概率仅十万分之一

成功在 Raydium 上启动并不意味着代币的市值表现就能一帆风顺。进一步观察代币从 pump.fun 迁移到 Raydium 后的市场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有部分代币成功在 Raydium 上启动了交易,但能够跨越至千万美元、百万美元市值门槛的代币却极为罕见。

截止撰稿时,在 pump.fun 平台上已部署的近 180 万个代币中,仅有 michi、DADDY、BILLY、MOTHER、SCF(Smoking Chicken Fish)、TrumpAvega、aura、SC(Shark Cat)等 18 个代币的市值成功突破了 1000 万美元的大关,而市值超过 100 万美元的代币数量目前仅为 96 个。

这些数据表明,pump.fun 上创建的代币市值超过 1000 万美元的概率约为十万分之一,而市值超过 100 万美元的概率也仅为十万分之五左右。这些数据揭示了代币市场中普遍存在的竞争激烈和成功概率低的特点。

通过 pump.fun 创建新代币的比例在稳步提升

下图是通过 pump.fun 平台创建的新代币与 Solana 网络上其他新创建代币的比例变化。可以观察到,pump.fun 部署新代币的占比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近几日已达到 6:4 的比例。

数据揭示pump.fun PvP真相:Meme代币1.4%的毕业率,仅3% 用户盈利超1000美元

pump.fun 上总费用已达到 SOL 总供应量的 0.1% 以上

pump.fun 上总费用达到 624,640 枚 SOL,这一数额目前占 Solana 总供应量的 0.1% 以上,按当前市价计算约合 9000 万美元。要知道,pump.fun 启动至今才 7 个月时间。

此外,据 Lookonchain 汇总,pump.fun 费用账户在过去 3 个月以 160 美元均价售出 222,073 枚 SOL,兑换为 3554 万 USDC。

数据揭示pump.fun PvP真相:Meme代币1.4%的毕业率,仅3% 用户盈利超1000美元

243 万用户,日活处于 5 万到 7 万高位

@jhackworth 的 Dune 仪表板数据显示,截至最新统计,pump.fun 平台已拥有超过 243 万用户。在过去的三个月中,该平台在大多数日子里都维持了 5 万至 7 万的高日活跃用户数。

数据揭示pump.fun PvP真相:Meme代币1.4%的毕业率,仅3% 用户盈利超1000美元

pump.fun 上仅 3% 用户盈利超 1000 美元

据 @adam_tehc 统计,如果你盈利超过 1000 美元,就可以在盈利排行榜上排名前 3%。

如果你在 pump.fun 上赚取超 1000 万美元利润,你的盈利排名在前 6 名;

如果你在 pump.fun 上赚取超 100 万美元利润,你的盈利排名在前 70 名(占所有钱包的 0.0028%);

如果你在 pump.fun 上赚取超 10 万美元利润,你的盈利排名在前 924 名(占所有钱包的 0.037%);

如果你在 pump.fun 上赚取超 1 万美元利润,你的盈利排名在前 11,936 名(占所有钱包的 0.477%);

如果你在 pump.fun 上赚取超 1000 美元利润,你的盈利排名在前 76,587 名(占所有钱包的 3.061%)。

更新:据 Lookonchain 表示,该条「关于 0.477% 的钱包在 pump.fun 上的交易收入超过 1 万美元」的帖子是不准确的,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地址仅交易了名为 HP 的 Meme 代币 ,仅赚取 4 SOL。

综上,即便当前加密货币市场整体表现相对低迷,且 Solana 的热度略有下滑,但 pump.fun 的用户基数和活跃度依然保持稳健。基于现有数据,在 pump.fun 能够持续保持用户的活跃度的情况下,pump.fun 有望继续获得稳定的费用收入。

然而,我们亦需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存在的一系列不利因素不容忽视。特别是代币的「毕业率」极低与后期市值增长的乏力,加之用户盈利状况的不尽如人意,这些因素已经对用户的信心造成了显著的冲击。在短期至中期内,这种信心动摇会在短中期直接关系到平台的用户留存率与新增用户吸引力。


            丧文化,后亚文化下的 Web 3.0 新部族

撰文:Mingzin

编辑:榆生

在《Azuki:日本动画与Web3.0后民族身份特征》一文中,我从 Azuki NFT 作为日本动画的一个延续的角度,阐述了 Web3.0 的去中心化理念与日本科幻动画里的虚拟世界相互呼应的原因,以及人们在全球视野中对理想化了的“后民族身份”的想象与向往。但是,在这个复杂的全球文化视野下,这种混融的风格元素与其多元化的模型所建构出来具有二次元精神的风格流派,并没有拥有相对主导的影响力。似乎,普罗大众在和一个更能代表人们当下的思想状态共鸣。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当下的时代精神 (zeitgeist),不同地方的人措辞或许不同,但是它们的价值内核具有普世性质。在 2021 年 6 月,中国大陆掀起来了一场巨大的社会运动——“躺平”。“躺平”是一场“消极性的”反抗运动,它反映了年轻人对国内环境下难以避免的 996 工作制度、内耗的内卷行为和劳动法失效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态度。纽约时报的记者 Cassady Rosenblum 指出,不仅在中国存在“躺平”这样的现象,在如美国一样的西方国家,工作的神圣性也早已被祛魅了。

由此可见,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对所谓“正能量”、艰苦奋斗精神和类似于美国梦的宏观叙事进行了反思,信仰的崩塌随之带来的必定是一系列物极必反的社会运动和行为。NFT PFP 项目 mfers 的模型构思和其自发性极强的社区则是对目前全球集体出现的“丧文化思潮”的呼应。本篇文章将从丧文化和后亚文化下的新部族,两个角度去探讨mfers在后现代语境下所引发的一股 Web3.0 社会文化风潮。

注:本人认为可以把后亚文化下的丧文化归纳为整个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条分支;丧文化的内核是抵制宏观叙事、呈现虚无主义、碎片化等等。这与后现代主义价值观本质是一样的。当然, 后现代主义的复杂性是值得我们去讨论的。由于本人的知识储备和文章篇幅有限,我们将主要分析 NFT PFP 项目,故而并不能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视角中给大家一个深刻研究,希望大家能够原谅。在合理地运用学术语言的前提下,为了照顾非学术的读者,本片文章内所使用的“后现代主义”等同于丧文化的含义

从风格及内容呈现的角度上对NFT PFP项目进行一个大致分类,BAYC (无聊猿俱乐部) 和 mfers 是在同一个赛道上相互竞争的对手,两者在创作上也产生了相似的价值取向。BAYC 首席设计师 Seneca 在与滚石记者 Samantha Hiossong 的采访中解释道,无聊猿的模型设计与她本人的审美息息相关,其构思是一只即便拥有世界上所有的金钱和时间依旧对生活感到厌倦的猿猴。mfers 的设计师 Sartoshi 在他发表的《what are mfers》文章里也表示,他与他所画的火柴人形象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那个抽着烟,慵懒地摊在椅子上操控键盘的火柴人,使他意识到这个形象原型就是在 web3.0 里的他本人。

两位艺术家都潜移默化地将自己在社会中的模样反映在了设计的角色上,而这些未经美化且具原生态的NFT角色打动了人们,并让人们对这种形象产生了共情。来自华南理工的苏宏元教授在《后亚文化视阈下网络“丧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反思表明》文章中阐明:“丧文化主要指 80 后、90 后群体在面对社会阶层固化、生活困境及工作压力等时无能为力,陷入消极、迷茫甚至绝望的情绪“漩涡”中,因而使用文字、图片、影像等符号形式对自身麻木、颓废生活方式进行戏谑和自嘲。”而这些 NFT 角色所带有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 NFT 市场上极其受欢迎的程度,反映了目前真实的社会状况,人们消极厌世和逃避现实的心态。

BAYC #4671

我们似乎在无聊猿#4671看了一个这样的表达,一个消极厌世且富可敌国的猿猴即使在参加本该热闹的派对时,也无法感受到一丝快乐。这个带着浓浓黑眼圈而又抑郁深邃的眼神表现了整个角色形象的心理纵深,就像苏宏远教授所说的一般,丧文化下的人们已经”自身麻木”。而那顶引人注目的派对帽与ta抑郁的表情产生了强烈对比,使得无聊猿#4671置身于一种更加荒诞的境地。Ta 如同进入了《禁闭》(哲学家萨特笔下的戏剧)里的地狱场景一般,进入了被众人凝视的派对之中。而 BAYC 联合创始人之一的 Gargamel 也指出了由无聊猿而引发的情绪中蕴含着一种存在主义的无聊感。

丧文化,后亚文化下的 Web 3.0 新部族

撰文:Mingzin编辑:榆生在《Azuki:日本动画与We...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
QR code